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國中小校園數位建設計畫成果專區
一、計畫概述
105年5月21日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表示其施政方針為:「以學生為學習主體,老師為關鍵角色,凝聚教育的人力與資源,營造多元開放的優質學習環境,培養自發、互動、共好的現代公民與世界公民。」 (教育部電子報,717期,2016.05),因此如何建立「以學習者為中心」的多元創新教學模式,培養學生具備21世紀5C關鍵核心能力:溝通協調能力(Communication)、團隊合作能力(Collaboration)、複雜問題解決能力(Complex problem solving)、獨立思辨能力(Critical thinking)、創造力(Creativity)時,教學現場的老師應引領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,而「創新教學及智慧學習」正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模式翻轉為主動學習,以有效的培養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學生。
本縣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中小學校園數位建設,推動方向即以「扎實基礎」及「前瞻未來」為基本思維,回應教育現場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及數位學習情境的需求,在符合基礎需求之上,同時鼓勵延伸規劃具前瞻性的智慧學習特色發展,導引帶動校園網路資訊環境的提升,打造具前瞻性的下世代智慧學習環境,期以資訊科技協助教師教學及學生於各領域的學習、自主與適性學習、探索學習、問題解決、溝通表達或合作創新等能力,並培養因應數位經濟時代的未來人才。
二、計畫目標
本次前瞻基礎建設之校園數位建設,包括建設校園智慧網路及智慧學習教室,其主要係將普遍完備校園內之順暢網路接取環境,以配合教室內數位教學活動能有良好足够的網路頻寬,同時搭配提升教室數位教與學的相關資訊設施,以充分支援教師及學生應用資訊科技的需要,其目標如下:
(一)、建設校園智慧網路
1. 因應雲端及智慧化學習,改善校園整體網路建設,確保有線、無線頻寬順暢,更新教室資訊網路接取環境,支援教師於教室內順暢進行資訊科技輔助教學,進而導入互動教學及創新教學之應用,打造無障礙且便利的網路環境。
2. 建立校園網路智慧管理系統,提供學校端及縣市教育網路中心透過遠端視覺化管理介面,強化網路管理自動化及智能化,以降低校園資訊網路環境維運之人力成本及提升網路妥善率。
(二)、建設智慧學習教室
1. 全面滿足教師教學上最基本的資訊科技應用於數位輔助教學需求,並擴散應用於互動教學及創新教學。
2. 提供師生簡便、穏定及具親和性的資訊整合應用環境。
3. 促進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合作學習、翻轉學習、專題學習、問題導向學習、探究學習等深度學習(deeper learning)方式或是跨校、跨國遠距學習,導入新興科技應用,豐富學生學習內涵及教育模式。
4. 整合現有雲端資源與學生資訊科技學習活動,提升學生運算思維或程式設計相關能力。